中药治性早熟
- 2007/12/29 来源:
- 相关内容
医网摘要:中医认为:性早熟的病变主要在肾、肝两脏,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小儿肾的阴阳不平衡,肾阴不足,相火亢盛所致;也可因疾病或精神因素导致肝失疏泄,肝郁化火,肝火上炎,导致天癸早至,第二性征提前出现。
家有性早熟儿童的家长们不用再一筹莫展了!
北京市老中医用中医药对青春发育异常儿童的调控诊疗方案及其机理研究经过长达20多年的研究,从中医学的角度总结了儿童性早熟的临床证候和治疗原则,并研制出一系列治疗性早熟的有效方剂。
中医认为:性早熟的病变主要在肾、肝两脏,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小儿肾的阴阳不平衡,肾阴不足,相火亢盛所致;也可因疾病或精神因素导致肝失疏泄,肝郁化火,肝火上炎,导致天癸早至,第二性征提前出现。“肾阴虚,相火旺”是病根。并提出滋肾阴,泻相火的治疗原则。
根据临床实际辨证分型论治:
肾阴不足证:见女孩乳房发育及月经提前来潮;男孩生殖器增大,有阴茎勃起。伴颧红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滋阴降火,方用知柏地黄丸加减。常用药:知母、黄柏、生地、龙胆草、泽泻、牡丹皮、玄参、鳖甲、夏枯草等。阴道分泌物多者加椿根皮、薏苡仁;阴道出血者加旱莲草、茜草。
肝郁化火证:见女孩乳房及内外生殖器发育,月经来潮;男孩阴茎及睾丸增大,声音变低沉,面部痤疮,有阴茎勃起和射精。伴胸闷不舒,心烦易怒,嗳气叹息,舌红苔黄,脉弦细数。治宜疏肝解郁,清心泻火,方用丹栀逍遥散加减。常用药:丹皮、栀子、白芍、柴胡、龙胆草、夏枯草、枳壳等。乳房胀痛者加香附、郁金。
医生等用生地、知母、黄柏等十几味中药制成方剂。经过临床验证,用国际上通行的Tanner分期对该中药方剂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显示,对Tanner分期为二期的性早熟儿童,用该中药方剂进行治疗,疗效非常理想,可以完全控制性早熟儿童的第二性征的发育,控制骨骺提前闭合现象,使性早熟儿童提前发育的子宫、卵巢体积变小。
对于Tanner分期为三期、四期的性早熟儿童,30%可以用该中药方剂完全控制患儿的性早熟现象,70%可以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控制。大多数性早熟可以治好,但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性早熟是关键。
本文来源: http://love.ewsos.com/a/20071229/58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