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怎样更好利用异性效应
- 2013/6/15 来源:医网病友论坛
- 相关内容
医网摘要:在进入初中后,少男少女之间的相处多了一份微妙,如何善意地利用这份微妙,可是一门青春期要学的学问!
在进入初中后,少男少女之间的相处多了一份微妙,如何善意地利用这份微妙,可是一门青春期要学的学问!
有位初二的女孩在进行心理咨询时焦急地说:“我在初一时,看到男孩就厌烦,到了初二忽然变得想和男孩说话了,有时看到男孩过来,就不自觉地迎上去,喜笑颜开地打招呼。在学习活动中有男孩在场才觉得有劲,和男孩一起做事,总想显示自己,以引起男孩的注意。
可以肯定地对这位女孩说,你不是一个作风不正派的女孩,更不是一个“淫荡”的女孩。这一点你不必害怕,也不必担忧。因为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对异性好奇、好感、想接近异性是正常现象,是性意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表现。有这种表现,是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没有这种表现,反而不正常了。有这种心理并自然而正常地表现出来,是开朗、纯真的表现,而压抑或扭曲自己,往往会造成一定的心理障碍。因此青春期的少男少女要大大方方地接近,堂堂正正地交往。这种坦诚的正常交往对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及学习生活都有着良好的促进和影响。
为什么异性的良好交往会对青少年的身心与学习有促进作用呢?这就是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异性效应”。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性生理上的急剧变化引起了心理上的一系列微妙而复杂的反应。异性间的相互交往及由相互吸引而产生的愉悦的情绪体验是一种良好的、积极的情绪体验,它不仅对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对整个心理活动都具有大量的生理效应,可激发人的潜能,使人敏捷活跃而奋发向上。
青少年怎样更好地利用异性效应呢?
1.利用“异性效应”取长补短、丰富完善个性。
进入青春期以后,少男少女由于性激素的分泌,第二性征的出现,使身体外形及体内功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一变化既影响周围的人们的评价,又促使自己性别角色认知的发展,因此少男少女心理上的差异越来越明显。男孩子往往性格开朗、勇敢刚强、果断机智,不拘泥于细微末节,不计较点滴得失,好问好动、好想。当然也有的男孩粗暴骄横,逞强好胜。女孩往往文静怯懦、优柔寡断、感情细腻丰富、举止文雅、灵活、委婉,有较多的被动意识。男女同学相互交往,相互吸引,往往易于发现对方的长处和自己的不足,以利于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丰富完善自己的个性。
2.利用“异性效应”提高学习与活动效率。
男孩子在思维方法上偏重于抽象化,概括能力较强。女孩子在思维方法上多倾向于形象化,观察细致,富有想象力。男女同学在一起学习就可能相互启发,使思路更加宽阔,思维更加活跃,思想观点相互启迪,往往能触发智慧的火花。在活动中男女同学相互交往,心理交融,也易取得明显效果。如一位班主任发现班级集体唱歌时,精神不振作,有的女生不唱,有的男生油腔滑调,总是唱不好。于是就组织了一次“革命歌曲演唱”主题班会,由男女生干部共同主持,男女生分坐教室两边,一个一个分别来唱,加上掌声赞许声,群情激昂,最后又来了一个男女生二部合唱,非常成功,收到了从来没有过的效果。
推荐阅读:
本文来源: http://love.ewsos.com/a/20130615/959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