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情感染性病的机率是多少
- 2017/8/4 来源:
- 相关内容
医网摘要:一夜情感染性病的机率是多少?这个问题不好答,机率可能是0%或100%,即是半数,有可能感染,也有可能不感染,所以一夜情一定要做好预防措施。
我是一名大学生,昨天和一名网友发生了性关系,当时我有戴套。今天我和她继续聊天时才知道,她两个月前还曾经和一个外地男人有一夜情,而且没有戴套。不过直到现在,她也没发觉自己的身体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由于我昨天还和她接吻了,所以我很害怕,刚才还去药房买了瓶医用酒精漱口,结果弄得嘴里现在都很不舒服。那么一夜情感染性病的机率是多少?我现在思想负担很重,真想一死了之!
一夜情感染性病的机率是多少
由于性病的复杂性,要评价一夜情后感染性病的几率有多大是非常困难的,国内也没有相关的调查数据。但就个人来说,感染性病几率就是100%或0%两个数字。
有些因素可能使感染性病的危险性增加,如:没有采取或正确使用安全措施;与性病高危人员发生性行为;性伴侣以往有性病史或有较多性伴侣;不同的性行为方式(阴道性交比较容易感染淋球菌、沙眼衣原体和支原体,肛交比较容易感染HIV);暴力性行为致生殖器粘膜破损;个体抵抗力不足;没做好事前、事后的清洗、清洁工作等。如果你觉得自己有感染性病的可能,最好及早到医院做相关的性病筛查。
找一夜情,男人和女人的心态其实大不相同
前两天接到一个女孩的邮件,她说最近刚刚失恋,心情烦躁之余无处排遣,某夜一个人到酒吧流连,在那里她认识了一个男孩,高大英俊风度翩翩且侃侃而谈妙语连珠。
聊着聊着,女孩心情舒畅了许多,朦朦朦胧胧之间甚至对这个帅哥产生了一些好感,他们不仅互留了电话,当晚,还一起在附近的酒店留宿,紧接着就发生了时髦的“一夜情”。
女孩形容她当时喝了不少酒,是懵懵懂懂之下发生的,事后回想起来有点激动,也有点后悔,不过她确信自己对这个帅哥是一见钟情了。
之后,她痴痴地等待他的呼唤,谁知,一周过去了,那个总是侃侃而谈口吐莲花的帅哥像被人间蒸发了一样音讯全无,她试着主动跟他联系,谁知电话那头的那个人口气冷淡,未聊几句就匆匆挂断,女孩伤心之余大哭了一场。
她在邮件中告诉大叔,这是她第一次尝试一夜情,没想到最后吞食的竟然是一个苦果,她问我,难道一夜情就一定是天亮以后说分手,注定是无疾而终的吗?难道美好的爱情和浪漫的一夜之情必然是水火不容的吗?
这里,涉及到一个心理差异,就是男女对待一夜情的不同心态和感受。
男人找一夜情大都是来寻求刺激,说穿了就是“一夜性”,只求今朝有酒今朝醉,哪管明日去和留,追求的就是一夜风流的快活和刺激,男人总想谈一次不用负上任何责任的恋爱,一夜情正好满足了他们的这种“龌龊”的心理需求。
女人找一夜情要么是受了刺激以后,放纵自己,要么就是利用身体作掩护,钓个金龟婿,当然也有出于好奇偶尔为之的,但毕竟是少数。而且女人陷入一夜情不但纯为了性,也有感情的因素,至少她会对那个男人有好感,有认同;男人不一样,首先在视觉上满足了感官刺激,其他一概不重要。(所以这也是男人找一夜情为什么只愿意找美女的缘故)。
众所周知,在精神病领域,有精神分裂症,那么在性爱领域,大叔认为也存在着所谓的“性爱分裂症”,因为男人的上半身和下半身经常处于分裂状态,性和爱更是南辕北辙。男人追逐一夜情,却能冷静地在天亮以后和对方说分手,男人可以和从未相识的性工作者一夕偷欢,都是男人“性爱分裂症”的临床表现。
大多数女人很难将情和欲分开思考,如果一个女人不爱一个男人,哪怕她再英俊潇洒再腰缠万贯,她也不会心甘情愿和他上床,除非另有所图或者只是偶尔放纵一下。
而在男人的主观认识里,男人的“那话儿”是一个能够独立承担责任的个体,可以与身体完全分开行事,所以,情和欲他们分得很清楚。
女人做爱却需要安全的环境,需要浪漫的氛围,她才能全身心地投入;男人才不管那么多,随时随地都能“性”起,不管外面有多吵,床单有多脏。
一直以来男女活在完全不同的情爱价值系统中(确切的说是一种男权思维),女人感情丰富似乎理所当然,但必须压抑性欲,否则她就是个“坏女人”;男人则应该理性客观,不要情绪化,但可以放纵性欲。
如果一个男人情感过于丰富或表现在外,则被认为性格软弱,不像个“男人”,甚至有“娘娘腔”的嫌疑,于是男人只好把上半身的情感流露转移到下半身的情欲发泄中去了,因此,许多男人只有在做爱时才情感充沛,善于表达,而日常生活却保持不动声色的姿态。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男人在性方面有时候就像个无政府主义者,随心所欲且无所顾忌。
以上就是一夜情感染性病的机率和一夜情男女的心态的介绍,当然,男人上床也不全是下半身在捣鬼,有时候不过是在给寂寞的心灵取暖罢了。理由是“有时候需要得到温暖,如果没有,就会寂寞得受不了。不管什么心态和心情,一夜情一定做好预防工作,确保自己的健康安全,但也不能百分百能保证安全的,所以为了健康,还是不要什么一夜情吧。
本文来源: http://love.ewsos.com/a/20170804/1496510.html